癌症治疗是一场与癌细胞之间的博弈与厮杀,而以肿瘤人群脆弱的机体水平无异于赤膊上阵。战场中士兵以盔甲武装自己,这即是增强防御力,而防御力增强也是进攻水平的提升。在肿瘤治疗领域,这就是抗癌的基础,为肿瘤人群必备。
肿瘤“生而杀之”,这一过程顺理成章。然而这一过程实际是对结果(肿瘤)的处理,并非是对癌症根源(为什么生肿瘤)的应对。过去肿瘤治疗致力于将癌细胞完全杀灭以“根治”肿瘤,但从现代外科肿瘤学的概念来看,这一观点是不成立的,现代医学认为癌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这也是经手术或放化疗治疗后,虽然清除了直接病灶,但复发和转移的概率仍然很高的原因。而一但转移,也就是通常说所的癌症晚期(第四期),病人的五年存活率低到令人绝望。
另一方面,现有治疗手段有时远远超越了肿瘤细胞侵袭的范围和患者可能承受的限度。以杀伤为目的的治疗手段会产生诸多毒副作用,如自身抗肿瘤免疫力降低、肝肾等重要器官损伤、甚至因此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很多癌症病人死亡并非因为癌症,而是因为治疗引起的损伤或并发症),这也是现有肿瘤治疗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
再则,不管有没有接受治疗,癌症病人一直生活在病疾煎熬之中。
自身抗病能力是抗癌的基础
如认识到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那局部的治疗、清除癌细胞,本质上都是一种姑息疗法、属于缓兵之计。若能增强自身抗肿瘤能力,重新调整机体平衡,是抗肿瘤的基础工程。而其作用不仅限于通过自身免疫系统实现时时抑制肿瘤生长、转移的能力,也包括了减轻主流治疗产生的毒副作用、提高病患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周期的目的。
(北大医学部教授林志彬:每一个人体内都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由于它们在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的调控下,相互制约,抑癌基因占优势,多数人不患癌症;相反,当这种调控机制发生障碍时,癌基因占了优势,就易患癌症……由此,恢复机体自身的抗肿瘤能力,是癌症治疗的基础工作,为后期的手术、放化疗治疗、康复增加胜算筹码。)
抗肿瘤基础用药:易寻难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多种中药如灵芝、冬虫夏草、黄芪、三七、人参等在调理自身抗肿瘤能力,控制治疗的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都有确切疗效,可作为抗肿瘤基础用药。然而问题也在于此,为什么理论上可行,而实践中用到人身上的时候却往往差强人意,甚至无效呢?根本原因在于“质”和“量”两方面因素,就如同水是最佳的解渴材料,但只有一滴水也不可能挽救被置于沙漠中炙烤者的生命。
鉴于此,以灵芝为例对其抗癌作用作深入分析,因为灵芝既是中医的抗癌药物,亦是现代医学中包括从分子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研究极多并已成熟的一种中药,为现代药理研究中最理想的抗癌中药。
灵芝抗肿瘤的中医理论与西医药理研究
中医:“扶正固本”治则与灵芝抗肿瘤
“扶正固本”,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治则之一。扶正就是扶助正气,固本就是调护人体抗病之本。通过扶正固本以促进生理机能的恢复,以达到正复邪退治疗疾病的目的。灵芝在扶正类中药中首屈一指。
按中医治则看,肿瘤的手术切除、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只重视了“祛邪(杀灭癌细胞)”,而忽视了“扶正(抗肿瘤免疫力)”,甚至伤及正气,因而出现与治疗目的不相符的结果。而灵芝的介入,恰是弥补了肿瘤传统疗法的不足,即扶持了正气,真正做到了“祛邪”、 “扶正”并存。灵芝的扶正固本作用通过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力,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拮抗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引起的组织损伤而实现的。部分肿瘤患者经灵芝治疗后能长期带瘤生存,也是由于其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力,限制了肿瘤进一步发展和转移的结果。换言之,灵芝扶持了正气,实现了“正气存内”,虽有邪(肿瘤)存在,却实现了“邪不可干”。
西医:现代医学关于灵芝抗肿瘤研究
A、灵芝增强自身抗肿瘤能力
●灵芝(多糖成分)增强多种免疫细胞功能:如通过增强树突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手细胞(NK)和B细胞、T细胞功能,杀死肿瘤细胞,或促进免疫细胞分泌细胞激素,抑杀肿瘤细胞或促其凋亡。灵芝多糖成分的抗肿瘤机制是内源性的,通过免疫系统实现的。尤以T细胞与自然杀手细胞在控制癌症的复发和转移起到关键作用,灵芝的介入将为患者成功抗癌增加不少筹码。
●灵芝(三萜成分)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与灵芝多糖增强免疫功能的内源性抗肿瘤机制不同,灵芝所含的三萜成分能直接抑制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及诱导其凋亡,阻断细胞周期中的G1期向S期的移行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某些化疗药或靶向药物具有相似性,却不具有副作用。
●灵芝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实体瘤的生长完全依赖其自身的血液供应,直径>2mm的肿瘤如果没有新毛细血管生成,肿瘤组织将保持休眠或发生退化,极少发生转移。药理研究证实,灵芝(多糖、三萜成分)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而抑制肿瘤血管新生,肿瘤细胞缺乏血液供应,得不到营养,则生长遭受抑制甚至凋亡。
●灵芝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已知具有转移能力的癌细胞能直接分泌胶原酶降解细胞外基质ECM,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人体内降解ECM的主要蛋白酶家族,其活性是影响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灵芝通过抑制MMP表达其活性,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MMP是一群会分解细胞与细胞间基质的酵素,当癌细胞要从某个组织转移到另一组织,这中间的基质如果都被清除掉,癌细胞的流动性就会变得比较大,较有可能循着血液或循环系统,吸附在另外的组织上,然后再增生。
B、灵芝协同放化疗作用
●灵芝翻转肿瘤细胞多重耐药性,增强放化疗杀伤效果(1+1>2)
“抗药性”是肿瘤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常会遇到的问题,也就是原本“用起来很顺”的化疗药和标靶药,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效果却越来越差,甚至失效。如果是在实验室培养皿的癌细胞,大可把药物的剂量不断往上加,直到再度被有效抑制为止。然而人身上却不能,因为人有安全上的承受极限,这时通常会依靠“换药”来解决,但可能过一阵子,这个替补的药物也会渐渐失灵。而灵芝能逆转肿瘤细胞的多重耐药性,提高抗肿瘤药杀伤肿瘤的效果,甚至可大幅降低化疗药的用量。
肺腺癌例:灵芝制剂与小红莓(化疗药)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原本灵芝制(0.2mg/ml)和小红莓(0.5μg/ml)对H23/0.3细胞株的存活抑制率分别只有14%和18%,但合并使用后竟能使抑制率一口气提升到78%。而且这个作用不只发生在抗药性肺腺癌细胞株,对于没有抗药性的肺腺癌细胞株,灵芝与化疗并用也有同样的协同效果。
肝癌例:肝癌的严重程度从第一到第三期都有,治疗组对对照组各20例,主要在评估“化疗的疗效”。结果发现,在肿瘤变化方面,治疗组在化疗第一周期肿瘤即缩小了30%,而对照组只缩小12%;到了第三周期,治疗组肿瘤整体缩小了85%,对照组则缩小55%。这说明肝癌患者以灵芝制剂协同化疗,可加速肿瘤缩小,并使肿瘤缩小率提高30%。
●灵芝有效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
从药理学上讲,要解决放化疗毒副作用的问题,就要用好多种药,比如升白细胞药升高病人的白细胞,用止痛药减轻病人疼痛或者呕吐,用其它一些药来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等等,辅助用药也不能从本质上改变肿瘤患者的恶病质。灵芝协同放化疗除增效之外,可显著减轻放化疗产生的毒副作用,这一作用几乎涵盖了其它所有放化疗辅助用药的作用,这一特性在当今肿瘤治疗领域难仁可贵。
乳腺癌例:治疗组18例、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都在手术后接受六个周期的化疗疗程(紫杉醇+顺铂),评估患者在化疗期间的身体状况。结果显示,以灵芝制剂协同化疗的乳癌患者,不只精神体力状态明显提升,恶心呕吐、掉发、白血球过低(少于3000)和肝、肾功能损伤的状况都明显减少和减轻,灵芝制剂显然能抵挡化疗对身体的伤害,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
●灵芝预防肿瘤复发、转移作用
癌细胞转移、复发一直是肿瘤治疗最棘手的难题。手术、放疗对较大或未转移的肿瘤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化疗最多也只能杀灭95%的癌细胞。对于治疗后的残留或微小转移病灶,靠以上三大手段则难以解决,反之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对这些微病灶则有精确的识别和控制能力。灵芝通过提升免疫系统,增强其识别与抑杀能力,可有效削弱癌细胞的侵入性、减弱癌细胞的移行和转移能力,势必对治疗后病情的控制更为有利。
大肠癌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都在手术后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21天为一个周期,共计六个周期。比较两组化疗后两年内的复发和转移率,结果在第二年时,治疗组的复发率比对照组少了14%,淋巴转移率降低22%,器官转移率则减少19%。这个结果说明了,灵芝制剂协同手术、放化疗能明显降低癌症复发和转移的几率,“这对临床医师来说,是具有相当意义的。”
总结灵芝40多年的药理研究结果可以发现,灵芝抗肿瘤机制是多元化、多靶点,但不意味着灵芝可以替代主流治疗手段。因为灵芝多种作用机制虽然有效且安全,但从单一杀灭肿瘤细胞方面没有手术、放化疗来得强,也说明了已长至较大的肿瘤可能超越单用灵芝的调控能力范围。但是如果把灵芝作为一种癌症治疗的基础用药,则能在相当程度上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大幅减少复发、转移的风险。随着灵芝理论研究的深入及人体临床经验的积累,灵芝制剂成为主流治疗手段外最常用的抗癌用药。
医用级灵芝孢子粉用于肿瘤治疗注意点:
1、 用量:灵芝抗肿瘤作用机理完全是正向的,无毒无副作用。宜早用药,通常情况用量越大,作用效果就越好。
治疗前:4克/天,提升机体抗肿瘤能力水平,抑制肿瘤生长、侵袭、转移,提高机体耐受基础。
治疗期(手术、放化疗等):4~8克/天,加强手术、放化疗治疗效果,深度减轻毒副作用(免疫力下降、恶心、呕吐、掉发、精神不振等)。
康复期:2~4克/天,巩固人体免疫水平,促进机体恢复,减少肿瘤复发、转移的可能性。
晚期肿瘤患者:4~8克/天,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病痛,延长生存期。
2、周期:中药产品往往并非立杆见影,有其见效周期。灵芝产品,一般在10天左右,要巩固其疗效,需要一个更长的服用周期。
3、注意:肠胃方面正常的人群,在饭前空腹服用,吸收效果会更好些,反之改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肠胃的直接刺激作用。